资讯目录
最新资讯
校准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1. 校准前准备不充分
问题:仪器安装错误、参数设置不当或标准溶液过期。
解决方法:
按手册正确安装仪器,检查电源、信号线连接。
设置量程、分辨率等参数,确保与待测样品匹配。
使用未过期的标准溶液(如COD标液需避光保存)。
2. 操作步骤不规范
问题:零点/跨度校准遗漏、未等待稳定即读数、数据记录不完整。
解决方法:
严格按顺序执行零点校准→跨度校准。
待仪器稳定(如COD消解后冷却至室温)再记录数据。
完整记录校准时间、标准液值及调整参数。
3. 校准后验证不足
问题:未验证校准结果、控制样品不准确。
解决方法:
用另一台仪器对比测量,误差应≤3%。
使用稳定ORP值的控制样品(如pH缓冲液)验证。
4. 设备污染或老化
问题:电极污染、灵敏度下降。
解决方法:
定期清洗电极(如COD比色皿用稀硝酸浸泡)。
更换老化部件(如蠕动泵管、密封圈)。
5. 环境干扰
问题:温度波动、强光或磁场影响。
解决方法:
校准环境需恒温(如20±2℃)且避光。
远离电磁干扰源(如变频器)。
6. 数据管理问题
问题:校准记录缺失或参数未更新。
解决方法:
定期导出校准数据(如通过USB存储)。
更新设备参数(如COD量程切换后需重新校准)。
维护建议
定期校准:关键设备(如COD测定仪)每月校准一次。
故障排查:若校准失败,优先检查密封性、试剂有效期及电路连接。